機(jī)械工業(yè)生產(chǎn)過程中的污染物排放系數(shù)
機(jī)械工業(yè)生產(chǎn)過程中的污染物排放系數(shù)
1)金屬表面處理中污染物的排放
金屬表面加工:主要污染物來源于金屬表面零件車.銑.刨.磨等過程中的乳化液(俗稱肥皂水.皂化液)它由乳化油和水稀釋而成,一般含油量2%--5%左右。
酸洗:主要污染物是酸洗廢液和酸性洗1噸鋼材,生產(chǎn)酸洗液約70千克,其中含懸浮物640--2000毫克/升,硫酸11%,鐵3--4千克;產(chǎn)生酸性沖洗廢水14--35噸,含酸0.2%--0.4%,懸浮物15--60毫克/升。
電鍍:--前處理:廢水中主要污染物是酸.堿.重金屬鹽類和油脂等.其排放量隨工序.規(guī)模.鍍種不同而有差異。
--含氰電鍍中氰化物(以CN-1)的排放量.氰化物(NaCN或KCN)是氰化鍍鐘的鉻合劑,與金屬形成主鹽,不形成鍍層而排放環(huán)境,故氰化物的消耗量就等于其排放量。一般情況下,排放入大氣中的氰化物約占4%-6%,排入水體的氰化物約占94%-96%。排入環(huán)境中的氰化物量(以CN-1計(jì))可按下式計(jì)算:G=M.K.F式中:
G——氰化物(CN-1)的排放量;
M——NaCN或KCN的消耗量;
K----NaCN或KCN中CN-的含量
KNaCN=CN-/NaCN=26/49=0.53
KkCN=CN-/KCN=26/65=0.4
F——氰化物進(jìn)入環(huán)境(大氣或水體)的系數(shù)。
氰化物進(jìn)入環(huán)境和水體的系數(shù)
鍍種 | F水體(%) | F大氣(%) |
氰化鍍鎘 氰化鍍鋅 氰化鍍銀 氰化鍍銅 | 96 95 95 94 | 4 5 5 6 |
氰化鍍種金屬離子的排放量
氰化鍍種的金屬離子與氰根按其主鹽的形四式以一定比例存在與鍍液中,其中游離氰根很少,所以鍍液中金屬離子主要以主鹽形式流失,故可根據(jù)氰的排放量來推算相應(yīng)的金屬離子排放量。由于少量金屬離子將損失在鍍槽或殘余物中,因而按氰的排放量來推算金屬離子排放量,要比實(shí)際數(shù)值大一些,不過這是一種較為簡便易行的計(jì)算辦法。
D、鍍鉻中鉻(Cr+6)的排放量。
鍍鉻中鉻的排放量隨鍍層厚度的不同有所不同,一般沉積在鍍件上的鉻酸酐(CrO3)為10%-30%,而形成的鉻霧和含鉻廢水中的CrO3約70%-90%,故可以根據(jù)鉻酸酐的消耗量來粗略推算Cr+6的排放量。
金屬離子排放量經(jīng)驗(yàn)估算方法
鍍種 | 槽液中主鹽形式 | 金屬離子排放量 |
鍍鎘 鍍鋅 鍍銅 鍍銀 | NaCd(CN)4 NaZn(CN)4 NaC(CN)3.NaCu(CN)3 KAg(CN)2 | 1.08G 0.528G 1017G 2.07G |
注:表中G為各鍍種相應(yīng)的CN排放量。
電鍍廢水中,水質(zhì)的有關(guān)指標(biāo)見下表。
電鍍廢水水質(zhì)
水質(zhì)指標(biāo) | 含鉻廢水 | 含氰廢水 | 混合電鍍水 | |
含量范圍 |
| |||
懸浮物 硫酸 鉻(六價(jià)) 銅 鋅 鎘 鎳 鉛 鋁 氰 PH | — 200-300 5-45 0.2-0.4 — 1 1-2 0.5-1 12 — 2-3 | 300 — 60 — 350 — — — — 10-40 9-11 | — — 0-49 2-36 0.2-10 0.5-4 5-58 — — 1-103 | — — 11 17 4 1.5 24 — — 28 |
油漆
在油漆時(shí),部分油漆顆粒和有機(jī)溶劑都會從物體表面揮發(fā)出去,而造成大氣污染。其污染物量,可根據(jù)油漆用量和各類油漆有機(jī)溶劑的揮發(fā)量求出。見下表。
各類油漆有機(jī)溶劑揮發(fā)量
油漆類別 | 有機(jī)溶劑揮發(fā)量/噸油漆 | |
重量(千克) | 體積(標(biāo)米3) | |
油脂漆類 天然樹脂漆類 酚醛樹脂漆類 瀝青樹脂漆類 醇酸樹脂漆類 氨基樹脂漆類 硝基樹脂漆類 過氯乙烯漆類 乙烯樹脂漆類 丙烯酸漆類 聚脂漆類 環(huán)氧樹脂漆類 聚氨酯漆類 有機(jī)硅漆類 各種橡膠漆類 香蕉水
| 71 311 341 420 432 509 537 668 569 641 408 246 340 370 502 1000 | 11 56 56 76 81 131 131 166 245 163 113 64 77 88 114 243
|
2)金屬熱處理中污染物的排放
1)退火、正火:在退火和正火過程中,加熱爐有煙塵和爐渣排放。
2)淬火:在淬火前清洗中,一般要用燒堿(堿洗)或鹽酸(酸洗),排出的廢水呈堿性或酸性,并含有關(guān)的金屬離子。加熱方式有鹽爐和鉛爐,采用鹽爐加熱,常用的鹽類有氯化鋇、氯化鉀、氯化鈉等,并加入二氧化鈦、硅膠等脫氧劑產(chǎn)生熔渣;采用鉛爐加熱,主要產(chǎn)生鉛蒸氣。采用的淬火劑有水、鹽水、堿水、機(jī)油和熔融的氫氧化物廢水。淬火后清洗排出廢水,其所含成份則決定于所用的淬火劑。
3)表面熱處理:
Ⅰ滲氮:電爐加熱并通氨氣,有氨氣滲漏
Ⅱ氰化:有含氰廢水排放。
Ⅲ氧化:有廢堿液、廢酸液及氯化氫氣體排放。
Ⅳ滲硫:有廢堿液和廢鹽渣排放。
Ⅴ磷化:有磷酸鹽廢渣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