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氣體的配制
標準氣體的配制
在大氣和廢氣監(jiān)測中,標準氣體如同標準溶液、標準物質那樣重要,是檢驗監(jiān)測方法、分析儀器、監(jiān)測技術及進行質量控制的依據(jù)。
一、標準氣體的制取
制取標準氣體的方法因物質的性質不同而異。對于揮發(fā)性較強的液態(tài)物質,可利用其揮發(fā)作用制?。徊荒苡脫]發(fā)法制取的可使用化學反應法制取,但制取的氣體常含有雜質,需用適當?shù)姆椒右詢艋?。?span lang="EN-US">3-19列出常見有害氣體的制取方法。
上述方法制取的標準氣通常收集到鋼瓶、玻璃容器、或塑料袋等容器中保存,因其濃度比較大,稱為原料氣,使用時需進行稀釋配制,商品標準氣都稀釋成多種濃度出售。
表3-19 常見有害氣體的制取方法
二、標準氣體配制方法
用原料氣配制低濃度標準氣的方法有靜態(tài)配氣法和動態(tài)配氣法。
(一)靜態(tài)配氣法
靜態(tài)配氣法是把一定量的氣態(tài)或蒸氣態(tài)的原料氣加入已知容積的容器中,再充入稀釋氣體,混勻制得。標準氣的濃度根據(jù)加入原料氣和稀釋氣量及容器容積計算得知。這種配氣法的優(yōu)點是設備簡單、操作容易,但因有些氣體化學性質較活潑,長時間與容器壁接觸可能發(fā)生化學反應,同時,容器壁也有吸附作用,故會造成配制氣體濃度不準確或其濃度隨放置時間而變化,特別是配制低濃度標準氣,常引起較大的誤差。對活潑性較差且用量不大的標準氣,用該方法配制較簡便。
常用靜態(tài)配氣方法有:注射器配氣法、配氣瓶配氣法、塑料袋配氣法及高壓鋼瓶配氣法等。
1.注射器配氣法
配制少量標準氣時,用100mL注射器吸取原料氣,再經(jīng)數(shù)次稀釋制得。例如,用100mL注射器取 10mL純度 99.99%的CO氣體,用凈化空氣稀釋至 100mL,搖動注射器中的聚四氟乙烯薄片,使之混合均勻后,排出90mL,剩余10mL混合氣再用凈化空氣稀釋至100mL,如此連續(xù)稀釋六次,*后獲得CO濃度為1ppm的標準氣。
2.配氣瓶配氣法
(1)常壓配氣:將20L玻璃瓶洗凈、烘干,**標定容積后,將瓶內抽成負壓,用凈化空氣沖洗幾次,再排凈抽成負壓,注入原料氣或原料液,充凈化空氣至大氣壓力,充分搖動混勻。標準氣濃度用下式計算:
式中:c——配得標準氣的濃度(ppm);
V——加入原料氣的體積(mL);
b——原料氣的純度(%);
Vc——配氣瓶容積(L)。
當用揮發(fā)液體配氣時,應取一支帶細長毛細管的薄壁玻璃小安瓿瓶,洗凈、烘干、稱重,再稍加熱,立即將安瓿瓶毛細管插入揮發(fā)液體中,則揮發(fā)液體被吸入安瓿瓶,取出并迅速熔封毛細管口,冷卻,稱重后放入配氣瓶內。將配氣瓶內抽成負壓,搖動打破安瓿瓶,則液體揮發(fā);向配氣瓶充入凈化空氣至大氣壓力、混勻。所配標準氣濃度按下式計算:
式中:c——所配標準氣濃度(ppm);
W1、W2——分別為空安瓿瓶和加揮發(fā)性液體后的安瓿瓶重(g);
b——揮發(fā)性液體純度(%);
M——揮發(fā)性液體的分子量;
Vc——配氣瓶的容積(L);
t——配氣時氣體的溫度(℃)。
如果已知易揮發(fā)性液體密度,可用注射器取定量液體注入抽成真空的配氣瓶中,待液體揮發(fā)后,再充入凈化空氣至大氣壓力,混勻,按下式計算所配氣體濃度:
式中:ρ——揮發(fā)液體的密度(g/mL);
Vi——所取揮發(fā)液體體積(mL);
其他項含意同前式。
使用配氣瓶進行常壓配氣的主要問題是在標準氣使用過程中,空氣將由進氣口進入瓶中,使原氣體被稀釋而導致濃度降低。當進入的空氣與原氣體能迅速混合時,則用掉10%標準氣后,剩余標準氣的濃度約降低5%,故常壓配氣取氣量不能太大。為減小標準氣在使用過程中的濃度變化,可將幾個同濃度氣體的配氣瓶串聯(lián)使用。例如,將五個同容積配氣瓶串聯(lián)使用時,當取氣量為一個配氣瓶容積的三倍時,標準氣濃度改變5%,故可使取氣量增加。
(2)正壓法:所配標準氣略高于一個大氣壓。配氣瓶由耐壓玻璃制成,預先校準容積。配氣時,將瓶中氣體抽出,用凈化空氣沖洗三次,充入近于大氣壓力的凈化空氣,再用注射器注入所需體積的原料氣,繼續(xù)向配氣瓶內充入凈化空氣達一定壓力(如**壓力133kPa),放置1h后即可使用。所配標準氣濃度按下式計算:
式中:c——所配標準氣濃度(ppm);
Vi——注入原料氣體積(mL);
b——原料氣純度(%);
Po——大氣壓力(kPa);
P'——所配標準氣壓力(由U型壓力計mm汞柱換算為kPa);
Vc——配氣瓶容積(L)。
(3)高壓配氣:用鋼瓶作容器配制具有較高壓力的標準氣體。按配氣計量方法不同分為壓力配氣法、流量配氣法、體積配氣法和重量配氣法,其中,以重量配氣法*準確,被廣泛應用。該方法應用高負載荷精密天平稱量裝入鋼瓶中的氣體組分重量,求出相應的體積和配氣總體積,計算出標準氣的濃度。
(二)動態(tài)配氣法
對于標準氣用量較大或通標準氣時間較長的試驗工作,靜態(tài)配氣法不能滿足要求,需要用動態(tài)配氣法。這種方法使已知濃度的原料氣與稀釋氣按恒定比例連續(xù)不斷地進入混合器混合,從而可以連續(xù)不斷地配制并供給一定濃度的標準氣,兩股氣流的流量比即稀釋倍數(shù),根據(jù)稀釋倍數(shù)計算出標準氣的濃度。
動態(tài)配氣法不但能提供大量標準氣,而且可通過調節(jié)原料氣和稀釋氣的流量比獲得所需濃度的標準氣,尤其適用于配制低濃度的標準氣。但是,這種方法所用儀器設備較靜態(tài)配氣法復雜,不適合配制高濃度的標準氣。下面介紹幾種常用動態(tài)配氣方法。
1.連續(xù)稀釋法
圖3-84(圖略)為以高壓鋼瓶為氣源的連續(xù)配氣裝置。將原料氣以恒定小流量送入混合器,被較大量的凈化空氣稀釋,用流量計準確測量兩種氣體的流量,用下式計算所配標準氣的濃度。
式中:c0——原料氣濃度(ppm);
Q0——原料氣流量(mL/min);
Q——稀釋氣流量(mL/min)。
2.負壓噴射法
負壓噴射配氣原理示于圖3-85(圖略)。當稀釋氣流F以 Q(L/min)的速度進入固定噴管A,再從狹窄的噴口處向外放空時,造成毛細管B的左端壓力P'低于P0,此時B管處于負壓狀態(tài)。容器D內壓力為大氣壓,裝有已知濃度c0的原料氣,它通過毛細管 R與 B管相連。由于 B管兩端有壓力差,使原料氣以Q0(mL/min)速度從容器D經(jīng)毛細管R從B管左端噴出,混合于稀釋氣流中,經(jīng)充分混合,配成一定濃度的標準氣,其濃度按下式計算:
3.滲透管法
滲透管是動態(tài)配氣法用的一種原料氣氣源,主要由裝原料液的小容器和滲透膜組成。小容器由耐腐蝕和耐一定壓力的惰性材料制做,滲透膜用聚四氟乙烯塑料制成帽狀,套在小容器的頸部,其厚度小于1mm。圖3-86(圖略)為SO2滲透管的結構。它的塑料帽薄壁部分是滲透面,氣體分子在其蒸氣壓力作用下,通過滲透面向外擴散,單位時間內的滲透量稱為滲透率(q),即
式中:D——氣體分子滲透系數(shù);
A——滲透面面積;
P——原料液飽和蒸氣壓;
L——滲透膜厚度。
負號表示氣體分壓從管內到管外是減小的。對特定滲透管而言,D、A、L均為固定值,故滲透率僅與原料液的飽和蒸氣壓有關。當溫度一定時,原料液的飽和蒸氣壓也是一定的,因此,滲透率不變。改變原料液溫度,即改變飽和蒸氣壓,或者改變稀釋氣體的流量,可以配制不同濃度的標準氣。
滲透管的滲透率用重量法測定。將滲透管放在小干燥瓶中,瓶底裝有干燥劑(硅膠、氯化鈣等)和吸收劑(酸性氣體用NaOH,堿性氣體用硼酸)。滲透管與干燥劑和吸收劑之間用帶孔隔板分開,并在干燥瓶中插一根精密溫度計。將裝有滲透管的干燥瓶放在恒溫水浴中,溫度控制在25±0.1℃或30±0.1℃,經(jīng)過一定時間后,定期用精密天平快速稱量滲透管的重量,兩次稱量之差為滲透量,用下式計算滲透率:
式中:q——滲透率(μg/min);
W1、W2——分別為時間t1和t2時的滲透管重量(mg)。
測定一系列滲透量,分別計算滲透率,取其平均值。
測得滲透管的滲透率后,用圖3-87(圖略)所示配氣裝置配制所需濃度的標準氣體,并用下式計算其濃度:
式中:c——標準氣體的濃度(mg/m3);
Q1、Q2——分別為A氣路和B氣路中氣體流量(L/min)。
滲透管法對于配制低濃度的標準氣是一種較**的方法,凡是易揮發(fā)的液體和能被冷凍或壓縮成液態(tài)的氣體都可以用該方法配制標準氣,還可以將互不反應的不同組分的滲透管放在同一氣體發(fā)生器中配制多組分混合標準氣。
動態(tài)配氣方法還有氣體擴散法、飽和蒸氣壓法、電解法等。
復習題和習題
1.大氣中的污染物以哪些形態(tài)存在?它們是怎樣產(chǎn)生的?
2.大氣中污染物的分布有何特點?掌握它們的分布特點對進行監(jiān)測有何意義?
3.簡要說明制訂大氣環(huán)境污染監(jiān)測方案的程序和主要內容。
4.我國《環(huán)境監(jiān)測技術規(guī)范》對大氣環(huán)境污染例行監(jiān)測要求測定哪些項目?為什么要求測定這些項目?
5.舉例說明怎樣根據(jù)監(jiān)測目的和監(jiān)測區(qū)域的實際情況選擇布點方法。
6.說明采樣時間和采樣頻率對獲得具有代表性的監(jiān)測結果有何意義?
7.直接采樣法和富集采樣法各適用于什么情況?怎樣提高溶液吸收法的富集效率?
8.填充柱阻留法和濾料阻擋法各適用于采集何種污染物質?其富集原理有什么不同?
9.已知某采樣點的溫度為27℃,大氣壓力為100kPa?,F(xiàn)用溶液吸收法采樣測定SO2的日平均濃度,每隔4h采樣一次,共采集6次,每次采30min,采樣流量0.5L/min。將6次氣樣的吸收液定容至50.00mL,取10.00mL用分光光度法測知含SO22.5μg,求該采樣點大氣在標準狀態(tài)下的SO2日平均濃度(以mg/m3和ppm表示)。
10.說明大氣采樣器的基本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作用。
11.怎樣用重量法測定大氣中總懸浮顆粒物和飄塵?為提高測定準確度,應該注意控制哪些因素?
12.怎樣用相對比較法測定氣態(tài)和蒸氣態(tài)物質的采樣效率?如何提高采樣效率?
13.簡述四氯汞鉀溶液吸收-鹽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與甲醛緩沖溶液吸收-鹽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測定SO2原理的異同之處。怎樣提高測定準確度?
14.說明紫外熒光法測定大氣中SO2的原理。熒光分光光度計和分光光度計有何主要不同?
15.簡要說明鹽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測定大氣中NOx的原理和測定過程,分析影響測定準確度的因素。
16.用方塊圖示意化學發(fā)光法NOx測定儀測定大氣中NOx的流程,說明其測定原理。
17.說明非色散紅外吸收CO分析儀的基本組成部分及用于測定大氣中CO的原理。
18.根據(jù)氣相色譜分析流程,說明進行定量分析的原理和特點,怎樣用該方法測定大氣中的CO?
19.什么是總氧化劑和光化學氧化劑?怎樣測定它們的含量?
20.怎樣用氣相色譜法測定大氣中的總烴和非甲烷烴?分別測定它們有何意義?
21.壓電晶體振蕩法和β射線吸收法測定飄塵的原理是什么?哪些因素影響其測定準確度?
22.以熒光法測定總懸浮顆粒物中苯并(a)芘為例,說明測定多環(huán)芳烴的幾個主要步驟及其原理。
23.高壓液相色譜分析法與氣相色譜分析法有何主要異同之處?前者有何優(yōu)點?
24.為什么要進行降水監(jiān)測?一般測定哪些項目?為什么測定這些項目?
25.在煙道氣監(jiān)測中,怎樣選擇采樣位置和確定采樣點的數(shù)目?
26.用校正系數(shù)為0.85的S型皮托管測得某煙道內煙氣動壓為8.5mm水柱,靜壓為-10mmHg柱,煙氣溫度ts=250℃。如果煙氣氣體常數(shù)Rs=1.98mmHg·m3/(kg·K),求煙氣的流速。
溫度ts=127℃,煙氣靜壓Ps=-10mmHg柱,大氣壓力PA=755mm汞柱,煙氣中水蒸氣體積百分比Xsw=20%,求標準狀態(tài)下的干煙氣流量。
28.以方塊圖示意重量法測定煙氣含濕量的原理,怎樣計算其體積百分含量?
29.測定煙氣中煙塵的采樣方法和測定氣態(tài)和蒸氣態(tài)組分的采樣方法有何不同?為什么?
30.對汽車和柴油機車排氣中主要測定哪些有害物質?其測定方法原理是什么?
31.用指示植物監(jiān)測大氣污染的依據(jù)是什么?舉兩個實例說明之。這種方法有何優(yōu)點和局限性?
32.怎樣用盆栽指示植物法和現(xiàn)場調查法監(jiān)測大氣污染物?何謂植物監(jiān)測器?
33.在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標準氣體有何作用?靜態(tài)配氣法和動態(tài)配氣法的原理是什么?各有什么優(yōu)缺點?
34.用容積為20L的配氣瓶進行常壓配氣,如果SO2原料氣的純度為50%(V/V),欲配制50ppm的SO2標準氣,需要加入多少原料氣?
35.簡要說明鋼瓶氣源連續(xù)稀釋法和滲透管配氣法進行動態(tài)配氣的原理。怎樣計算所配氣體的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