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氯發(fā)生器操作規(guī)程
二氧化氯發(fā)生器操作規(guī)程:
⑴、設備運行中的檢查:
1、 操作面板數(shù)據(jù)是否正常。(溫度,頻率等)
2、 檢查進氣量是否正常,反應釜液位及反應液顏色是否正常。(保證有充足的反應時間)
3、 檢查計量泵聲音及機溫是否正常有無泄露。
4、 檢查水浴液位是否正常。
5、 檢查氯酸鈉及鹽酸罐液位是否正常。(不要低于計量泵中心線)
6、 觀察出液管單流閥是否有異物及動作是否靈活。
7、 防爆塞是否正常。
8、 出液管溫度是否正常。(不低于35℃)
(2) 、開機:
1、 檢查水浴及反應釜內液位應在1/2處。(液位管)
2、 開啟溫控器使水浴溫度升至設定溫度。(85~88℃)
3、 排除計量泵內空氣并校定計量泵(校定應以背壓閥后出液量為準,同時應保持同一機器的兩臺泵計量泵背壓一致)背壓應高于進口*大壓力1bar。
4、 調整動力水壓力至穩(wěn)定狀態(tài),使水射器穩(wěn)定工作。
5、 運行計量泵,并逐步調整至所需流量。
6、 待運行穩(wěn)定后調整反應釜處于*佳液位。(保證*少反應時間30分鐘以上)
7、 觀察反應釜液位管顏色,單流閥工作狀態(tài)及出液管溫度是否正常。
(3)、關機及發(fā)生器清洗:
1、停止計量泵工作。
2、打開進水閥,稀釋反應釜內反應液濃度將反應釜內濃度降至**濃度(反應釜內顏色基本無色),關閉進水閥。
3、停止水射器工作。
4、停止水浴加熱。
5、將進氣孔用堵死,從**塞進水,將反應釜內注滿水浸泡十分鐘,后將水從排污閥排出。
6、重新進水至反應釜1/2處。(液位管)
(4)、原料的配制與添加:
氯化鈉:
1、氯酸鈉配制工作人員應穿戴好防護用具。
(防酸堿工作服、護目鏡、口罩、防酸堿手套、長統(tǒng)膠鞋)
2、配制過程中有嚴禁吸煙及明火。(不許使用摔砸等方法)
3、配制過程必須按照氯酸鈉與水按1:2的比例混合。(例如:1公斤氯酸鈉加2公斤水)
4、必須保證氯酸鈉完全溶解。
5、配制后的液體經(jīng)比重檢測合格后方可抽入原料罐中。(例如:1260kg/m3 20℃)
鹽酸:
(1)、鹽酸進廠后應檢測
①氯化氫含量是否達到標準31%。
②檢測其密度是否合格。例如:1160kg/m3 20℃
③目測鹽酸的顏色是否正常有無雜質。(工業(yè)品鹽酸因含有鐵、氯等雜質略帶微黃色、清澈、透明)
(2)、鹽酸**不可含有無機物,否則因此而產(chǎn)生的問題將十分嚴重。
(3)、鹽酸儲存不宜過長時間,否則易發(fā)生因儲存時間過長而造成的氯化氫含量降低。(氯化氫極易揮發(fā))
(4)、操作鹽酸時,應穿戴好防護用品。(耐酸堿工作服,護目鏡、口罩、橡膠手套,長統(tǒng)膠鞋)